在位于濟南高新區華奧路的中國重汽博物館,里面收藏了幾輛中國重汽里程碑式的車型,從黃河JN151到斯太爾91再到汕德卡,參觀一次可以說對中國重汽的發展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作為所有展車當中最硬核的一個,那當屬黃河JN252,可以說很多人只見過它的照片,而從未見過實車。在1984年建國35周年的國慶閱兵儀式上,黃河JN252的身影讓不少人印象極其深刻。8x8驅動形式、獨立懸掛都是讓它成為一個時代象征的車型。
黃河JN252的研發從上世紀60年代就開始了。從1971年通過部隊臨時鑒定,在1975年又進行了兩高一低試驗(高溫,高原,低溫,)1976年4月,多個部門在濟南開了鑒定會,JN252基本定型。1977年6月,JN252正式定型,在此之前,濟南汽車制造廠已經累計生產了200多輛JN252交付試用。
JN252一共有4款車型,分別為JN252、JN252A、JN252B和JN252C。JN252基本型就是普通的帶車箱,作用主要是拉導彈的,A型主要是拉發射基座,B型比A型長主要是燃料車為導彈加注燃料。當時JN252不但給部隊用還有國防科委用,他們主要是用來做導彈試驗,另外一部分給部隊舟橋部隊用,搭載機動浮橋。進行展示的則是一款最基本的JN252底盤車。
懸掛無疑是黃河JN252的最大亮點,雙擺臂獨立懸掛,縱置式扭桿、減震器+限位器形式,通過性非常好,每個車輪可以單獨上下跳動而不影響其它車輪運動,彈簧下質量減少,使車輪遇到障礙時參與跳動的質量小,提高了壞路行駛時的平順性。
國內不少地攤文學總說JN252仿制太脫拉T813,JN252是內八字管狀車架,氣囊懸掛么?從圖片可以看見扭桿彈簧,只有白毛子的那些家伙帶,和捷克貨哪里都不一樣啊。明顯源自MAZ 軍卡的懸掛。車頭和太脫拉813八竿子打不著,底盤更沒半毛錢關系。
黃河JN252采用的是上柴6135Q-1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220馬力,最大扭矩785牛米,百公里油耗55升。而在車輛性能方面,最大時速為64km/h,變速箱則采用5檔手動形式,速比分別為7.01、4.37、2.64、1.55和1.00,車橋采用貫通式,全輪驅動。
比較出乎意料的是展車竟然沒有鎖車門,可以拉開看內飾,但不允許登車。可以看見那巨大的發動機鼓包與中控臺完全平齊,內飾顏色則是我們最為熟悉的黃河卡車標準藍色。
JN252技術參數一覽
錢學森與黃河252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