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車論壇 原創】重型車論壇網友“芳香之旅”是一位對前蘇聯汽車文化非常感興趣的朋友,元宵節當晚,他在重型車論壇發表了一篇《從吉斯150到吉爾164》的圖文帖,較詳細的介紹了這款對中國卡車工業發展具有影響力的經典車型。在此小編簡單整理了一下帖子編輯成文發布。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后,蘇聯進入到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得益于其它國家的幫助與扶持,這個國家迅速地走出戰爭的陰影。也是在那個時候因為得到了美國萬國KR11型卡車的技術,蘇聯的斯大林汽車廠生產出了了吉斯150(ЗИС-150)型卡車,比起上一代吉斯5型卡車,這個車型無論在外觀上還是性能上都很好,雖然吉斯150在蘇聯生產的時間不是很長,但是它卻深深影響到了中國的汽車工業。下面我就簡略介紹一下吉斯150(ЗИС-150)和它的繼任車型吉爾164(ЗИЛ-164)。

吉斯150是對中國汽車工業頗具影響力的一款車型

1947-1950年的吉斯150,特點鋼木結構的駕駛室后面是近乎直角的,這個車型國內曾經有一些,有一些老照片上可以看到它。
1950-1956年的吉斯150,特點是前臉橫條的進氣隔柵和上面的ЗИС字樣。90馬力的汽油發動機,5速的手動變速箱,水箱風扇還是4葉的,這些與早期型的解放CA10幾乎一樣。圖片上的綠色的車安裝了吉爾130的后視鏡。
1956-1957年生產的吉斯150V(ЗИС-150В)特點是豎條是進氣隔柵,側面的進氣口也是豎條的,前面仍然是俄文字母ЗИС,這個車型產量不是很大,留存下來的照片也不多。
1956年6月,蘇共下令要求斯大林汽車廠(吉斯 ЗАВОД им.Сталина)更名為利哈喬夫汽車廠(吉爾 ЗАВОД им.И.А.ЛИХАЧЕВ?。?。億萬·阿列克謝耶維奇·利哈喬夫(Иван Алексеевич Лихачёв)是汽車廠的廠長,蘇聯汽車工業的組織者之一,他也是一名政治家。
1957-1961年生產的吉爾164(ЗИЛ-164)前臉是橫條的進氣隔柵,但是車標位置比起吉斯150已經做了更改。彩色照片是在1957年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時候拍攝的。
1961-1965年生產的吉爾164A(ЗИЛ-164А)型卡車算是這個系列的尾聲,發動機從90馬力增大到了100馬力,據我所知水箱風扇角度也從30度變成了38度,其他細節也有所不同,特點是前臉是豎條進氣隔柵,側面的進氣口也從吉斯150V的豎條變成了橫條。這個車型中國曾經進口過,解放CA15在定型前的照片顯示,解放CA15也曾經考慮使用與之類似的豎條進氣隔柵,但后來還是沿用了CA10C的傳統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