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車網 轉載】今年5月,Alhpa Go在人機大戰中贏了棋手柯潔后,人工智能迅速成為大熱話題,無人駕駛更是熱中之熱。的確,很多科技、汽車公司甚至物流、電商品牌都在積極探索無人駕駛。
短期來說,人類司機并不會被淘汰。因為實現無人駕駛的美好未來不能夠只依賴于車輛本身,還需要配套交通設施的同步發展(比如紅綠燈為控制閥的流量調控方式需要變革),相關交通法規的更新(比如無人駕駛的車輛出了交通事故怎么定責),甚至是人們對于駕駛和乘車意識的改變(比如你敢不敢乘坐沒有司機的車輛),而這一切都需要時間。
即便回歸到無人駕駛的車輛技術,很多問題的解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全方位的無人駕駛交通生態不會那么快到來,也就是說司機不會被迅速被取代。
如果說未來的無人駕駛是機器完全取代人類,那么現階段的自動駕駛更接近機器與人類配合。即通過視覺計算、雷達、監控裝置和全球定位系統協同合作,幫助司機更安全輕松地操作車輛應付路況。
比如自動駕駛模式下的攝像頭能夠識別地面標示線,從而控制車輛;輔助轉向開啟后,方向盤可自行轉動;車輛雷達可以預警周邊障礙物,與前后保持合理車距……以上功能在高速、高架之類封閉路段更能發揮得淋漓盡致。
有了自動駕駛的協助,司機可以更輕松安全地駕駛車輛。在無人卡車公司 Otto的Embark駕駛系統甚至允許卡車司機在行進過程中休息,只需在進出高速路口時手動操控。
斯堪尼亞站點優化系統已在全球生效,可實時跟蹤和監控運輸,還可提供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或自主運輸解決方案。模塊化系統能夠根據不同路況和工作場景提出針對性解決方案,比如說:礦區、港口和公共交通。
在歐洲,斯堪尼亞的測試車已經能夠自動行駛在礦區道路上,通過遠程控制實現自動裝卸。
去年斯堪尼亞還成為了第一家與通訊巨頭愛立信合作測試5G技術部件的企業,計劃將5G網絡技術應用到交通運輸項目。
另外,兩家公司還為網絡提供了一個“優先級通信通道”,即在5G網絡繁忙的時候,一些特定的項目將優先被處理,例如自動駕駛和斯堪尼亞卡車隊列行駛的信息。它還能夠將司機的行車路線上傳到服務器,轉化為自動駕駛的信息,并將信息傳遞給其他車輛。
現在,斯堪尼亞的發展方向不僅僅是為交付高檔車輛而定義,而是通過移動服務提供商的轉型,參與整個行車生態系統。除了為用戶提供更好的車輛和服務,還加強對可持續發展的承諾,通過自動運輸解決方案提供更高的效率,減少環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