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個性情爽快的中原漢子,坦言自己從事快遞物流運輸行業時間其實并不算長,“說起來,我也還算是這個行業里的新人,‘十年磨一劍’,我還差了一年。”李先生說道。如今,他的公司已經有16名司機和12輛掛車,對于個體經營者而言,已經是比較大的運營規模了。
最初接觸這一行,是從了解進口卡車開始的,也正是出于安全性和高效性的考量,在公司后期不斷發展壯大時,李先生仍會優先考慮選擇進口車型。2019年8月,李先生購入第一臺曼恩卡車,因為是個體戶,基本都是使用自己的車隊進行冷鏈甩掛作業。
甩掛運輸是指卡車按照預定的計劃,在各裝卸作業點甩下并掛上指定的掛車,繼續運行的一種組織方式。該方式可使停歇時間縮短到最低限度,從而最大限度地利用車輛的牽引能力,提高運輸效能。
如今,大循環甩掛作為能夠解決零散配送難題、提高貨運效率的一劑良方,是大勢所趨,在同樣的條件下,比定掛運輸具備更高的運輸效率。
李先生的車隊便是采用這一運營模式。然而,這樣的連續運營無論是對車輛還是對駕駛員,無疑都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在整個運輸過程中,必須要將貨運線路的安排、貨源的保障以及車輛的穩定性等因素統統考慮進去。”李先生表示:“車輛的穩定性在物流領域是最重要的一環,循環甩掛環環相扣,車輛一停,什么都得停,所以車輛的穩定性必須極有保障,不論是自身的性能還是服務的反應速度。”
而曼恩卡車所擁有的高效性,無疑可以滿足甩掛運輸的需求。從越南向北京運送水果,僅單程就可達3200多公里,耗時50多個小時。從河口口岸途經云南、貴州、湖南、河北等地,然后一路北上,他驕傲地說:“在北京,很多從越南來的火龍果、榴蓮等水果都是我的車隊運送的。”
2020年6月,一場偶發的新冠病毒疫情再次向北京襲來。盡管如此,為了保證首都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李先生及其車隊仍堅持運作,奮戰一線。在新發地市場停業后,他們就給新開辟的市場送貨,不間斷地為北京運送最新鮮的蔬果。
在不斷追逐夢想的過程中,80后的他已經將自己的未來規劃得井井有條。“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因為要創造財富,所以更要努力,認真做事。”樸實無華的言語中卻道出了李先生多年來矢志不渝的拼搏精神。
“今年是我做冷鏈物流的第九個年頭,在過去的九年里,我的工作地點一直在變,從河南到上海到成都,再到如今的北京,每一座城市都見證著冷鏈物流的發展變化,以及我個人的成長變化。”
“這個行業需要底氣,我也認真地思考過我的底氣究竟來源于哪里。我只是一個平凡的普通人,并非出身于富裕家庭,但我腳下的路是一條條踏踏實實跑出來的,人脈是個個積攢下來的。我也經受過無數次失敗與打擊,但這些經歷如今都成為了我的‘底氣’來源,為我凝聚著不斷前行的力量。冷鏈物流這條路見證著我所有的付出與最真實的努力——永遠懷揣熱愛與希望,這便是我最大的‘底氣’。”
李先生的一席話無不令人動容,“這條路真的很難,我也有過動搖,但在經歷失敗后去思考、去學習新的行業知識時,我反而更堅定地想要在這條路上繼續走下去。在過去的九年里,我努力地實現從無知輕狂向成熟穩重的方向轉變,這個轉變注定艱難,但我拼盡了全力,因為我喜歡與人相處往來,并且我始終熱愛著物流這個行業。”
李先生一直堅信一句話:越努力越幸運。未來,他希望在現代冷鏈物流的領域中,闖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為此,他會更努力地成為一個更加拼搏、包容的人,讓思想更開放,去聆聽更多不同的聲音。
流光易逝,倏忽九年。距離“十年磨一劍”還有一年時間,但李先生對這個行業的熱忱未見一絲改變——因為熱愛,才是對夢想的最大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