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6月,南汽躍進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凌野重型卡車正式上市。作為由南汽聯合日本與中國臺灣等多家公司設計的車型,凌野重卡曾在國內重卡市場曾吸引過不少人的眼球,但品牌無法與傳統重卡企業相抗衡,產品競爭力也不強,短短幾年之后便逐步消失在人們的視野。
凌野上市之時,也正值國內重卡市場的爆發期,各家企業都想在重卡市場搶得一份蛋糕。當時除了傳統的老牌重卡制造企業重汽陜汽紅巖,亦有多家新生代企業,例如南汽凌野、青年曼、春蘭汽車等等。然而遺憾的是,這些初生牛犢并沒有迎來輝煌,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消失殆盡。
作為南汽第一款重型車產品,凌野曾被寄予厚望。除了歷時2年研發設計,在駕駛室內部舒適性方面更是下了功夫,這也是為何當初很多開過凌野的駕駛員會把它稱作國內最舒服的一款駕駛室。4點全浮式結構,加上多向調節的氣囊減震座椅?;叵胍幌?005年的國產重卡,還是斯太爾技術當道的時代,舒適性自然沒辦法跟這樣的新研發的車型相比。
很多人見到南汽凌野的第一個印象就是外觀很日式風格,無論是兔耳式的反光鏡還是左右車門都有的觀察窗,總之比起當時的國產重卡,凌野的外觀確實更加精細。
凌野的駕駛室共有兩種寬度,分別為2.49米與2.33米,其中在路上見到的大部分車型都以2.49米的寬駕駛室為主。這款駕駛室可選擇中頂與高頂兩種形式。
而在發動機方面,凌野可根據用戶喜好提供玉柴、濰柴和大宇發動機三種選擇,發動機功率覆蓋260至420馬力,車橋則可提供457橋和漢德輪減橋。
比較有意思的是凌野的定價策略,根據當時凌野官方的定價原則,裝備235千瓦的國產發動機,其4x2車型定價不超過22萬,而6x4車型定價則不超過26萬(均為基本配置)。
當然,除了牽引車產品之外,凌野還推出了載貨車、自卸車等產品。按照南汽當時的計劃,凌野上市之后的3至5個月時間,銷售1000輛,切入到目標重卡市場,盡快完成市場導入期。用一年時間實現整車銷售4-5000輛,在細分市場站穩腳跟,成為市場主流產品,再用2-3年時間實現銷售2萬輛,進入主流重卡制造商行列。
遺憾的是,凌野的算盤并沒有算準中國重卡市場,2006年全年銷售僅478輛。而后又恰好趕上了上汽聯合紅巖與依維柯合資,凌野項目被重新分配到了紅巖下面,結果合資公司并未重啟凌野,這個曇花一現的品牌就這樣消失了。